一个原则:改问句为陈述句!
任何的问句,在一定程度上,都是价值索取!
谈话中的常见问题:
1、“你是做什么的?”
2、“你是哪里人?”
3、“你家住哪?”
4、“你是不是经常来这边玩?”
5、“你在做什么?”
这上面列出来的几个问题,都是我们日常谈话中比较常见的,仔细观察,不难发现,这些句子都有这么几个特点:
1、以“你”作为一句话的开始
2、以询问的语句或者说以“问号”作为结束
OK,那现在看我如何以陈述句来体现这些句子:
1、“我觉得你看起来像是做销售的。”
2、“我听你说话的腔调,应该是北方人。”
3、“我好像在XX小区见过你,你住那里有2年了吧。”
4、“我前天好像也有看到你在这里玩,你那时候在XX号桌对吧。”
5、“我猜你现在在看书或者带小孩”
现在再观察一下经过我“陈述化”后的句子,你可以发现,这些句子的特点是:
1、以”我“作为一句话的开始
——给这句话一个强势的框架,只要对方回答你的问题,对方就陷入你的对话框架。

2、对相关的问题先进行预判与假设
—— 多用猜测型的词,比如:“应该”、“好像”、“看上去” 等同义词,而非“肯定”、“一定”、“就是”等同义词。
3、以发表观点式结尾
—— 你要回答与否都无所谓,我只是在阐述事件。
对方可能给予的回答:
按照回应的效果好坏顺序排列
以“我觉得你看起来像是做销售的。”这句话为例。
回应:
1、“你怎么知道我是做销售的?我一看上去就很像吗?”
—— 你的预判正确,对方吃惊,并且对你这个人产生好奇。
2、“不是啊,我是做房地产的!”
—— 预判错误,对方纠正你,并且给出正确答案
3、“不是”
—— 若对方只给出这样的回答,若是女性,那么就表明她对你的兴趣不大,或者没有窗口
【微信公众号搜索:恋爱科普院】